第七百二十一章:招商引资-《大唐第一败家子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讨教完经验之后,沈文迫不及待地返回。皇上传授的经验,一定管用。
    并且,根据皇上的指点,招商引资可不仅仅局限于搞养殖场啊。
    而是涉及到很多行业,都可以进行引资。
    只要能够引入投资者,对于他们行政省的经济来说,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    当然了,他们前期,也需要做很多工作。
    比方说,他们行政省内,各个市区,都有什么资源,有什么优势。
    如何才能够吸引到投资者前来投资。
    必须要将这些工作全部做好,招商引资工作,才有可能取得成功。
    这些,都是宣传的重点内容。
    先期,还要给他们一些优惠,一些倾斜性政策,才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者。
    而当投资者来到进行投资之后,也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方便。
    当然了,不能毫无原则的妥协。
    比方说,不能污染环境,不能让他们行事,凌驾于法律之上。
    这些,都是在后世的招商引资之中,出现过的弊端。
    李愔要防微杜渐,在一开始的时候,就将这种漏洞彻底堵上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沈文回到西南行政省之后,马上召集身边所有官员,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。
    之所以是秘密会议,是因为,他们的行动,要尽可能的瞒着其他行政省。
    他们必须是第一个行动起来的省。
    等到其他省察觉,并且向他们学习的时候,就已经落了下风。
    这样,他们就能走到最前面,获取最大的好处。
    这一次的会议,就是沈文开始分配工作。
    原本,大家手头的事情,就比较多。
    而这一次,还要分出人手,去做招商引资的事情。
    这工作,自然就需要重新分配了。
    而这样一来,去做招商引资工作的人,固然是摸着石头过河,不知要付出多少辛苦,还未必能够取得成绩。
    而剩下的人,其实也要付出更多的辛苦,做更多的工作。
    但是所有人,都毫无怨言。
    因为当他们听他们的长官说出招商引资的章程之后,他们就被这个策略,所深深地吸引住了。
    他们十分清楚,一旦这件事情能够成功,将会给他们西南行省,带来多大的好处。
    他们心里,都憋着一股劲,要和其他行省一较高低。
    奈何他们西南行省,先天不足,比不上其他行省。
    让他们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慨。
    而现在,他们终于有了绝佳的机遇,有了能够一跃而超过其他行省的商机。
    他们又怎么可能错过这样的机会呢?
    因此,在沈文吩咐下去之后,所有人都卯足了干劲。
    首先,他们在收集他们行政省内的各种资源,各种有利条件。
    将可以投资的地方,拥有怎样的资源和资本,都需要一一罗列起来。
    并且拍摄成视频。
    到时候,他们就可以将这些,展示给大唐的那些富豪们观看。
    只要引起他们的兴趣,就有可能吸引到外资。
    这件工作,他们是直接吩咐下去的。
    每个市区,根据自己的条件,自行调查研究,拍摄视频。
    因此,前后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,便已经这项工作做的妥妥当当。
    而接下来,就到了重中之重的环节,那就是到大唐去,正式向大唐的富商,推广他们的招商引资工作。
    很快,西南行政省招商引资的一行人,就乘坐巨轮,来到大唐。
    这一次,他们先后有三站的地方。
    分别是益州新城,长安城还有杭州。
    这三座城市,现在已经成为大唐一等一的达成。
    其中,杭州因为是第二批通航火车的城市,现在也发展成为超级大城。
    当然了,他们第一步,还是先去得益州新城。
    毕竟,当初蜀王李愔,就是从益州新城出去的。
    益州新城,是蜀王一手创建。
    虽然现在蜀王已经离开了益州,让益州新城的发展,并没有以前那么迅猛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