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889 及人之幼-《三国小术士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叫我宝玉就行,都不是外人,咱们同朝为官也不是一天两天。”王宝玉道。

    “岂敢?”

    “宝玉,我微不足道,恳请放过犬子,他们尚且年幼。”司马懿继续拱手道。

    “仲达,你可是有点烦啊!”王宝玉皱了皱眉头,很坦诚的说道:“我当然会放了他们,留着也没用。”

    “谢宝玉大恩!”司马懿连声道谢,王宝玉做事有诚信,有了这句承诺,他就放宽了心。

    “来吧,我敬你一杯!庆贺我们旧友相逢。”王宝玉举起了杯。

    “旧友不敢当,宝玉总在仲达之上,唯有仰视,如此更是成为了阶下囚。”司马懿一饮而尽,神色黯然。

    “仲达兄,先不要下那么早的结论。我要是将你也放了,你会怎么对付我?”王宝玉喝了杯中酒,笑着问道。

    “水火难容,依旧是宝玉的敌人。”司马懿毫不犹豫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哈哈,这么说才是你司马仲达的本性。”王宝玉非但没生气,反而大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“司马家族屡受皇恩,宁死也不愿留下千古骂名。”司马懿如此解释,见王宝玉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杀机,也渐渐放松了下来。

    “身后是美名还是骂名只待后人评,这不是你我能做主的事情。”王宝玉大有深意的说了一句,又随口问道:“你觉得你跟诸葛孔明哪个更厉害?”

    “诸葛孔明乃当世大才,俊朗儒雅,仲达自愧不如,但孔明亦有缺点,为人正直却愚忠,穷兵黩武不顾后,实不相瞒,依我看来,孔明终必徒劳无功。”司马懿直言不讳的说道。

    司马懿的判断非常正确,王宝玉暗自点头,诸葛亮头上无数耀眼光环的背后,恰恰带着极大的落寞和孤单。

    “我那大侄子刘禅怎么样?”王宝玉又问。

    “他还用多说吗?”司马懿眼神之中露出不屑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