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三十九章 言商-《大秦扶苏:开局起兵靖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陈卯的谏书中,他建议由官方来标定所有商品的价格,而不是像现有秦律那样,仅仅让商人们明码标价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,就避免商贾们从中牟利,从而坑骗黔首,天下的人心就会变得淳朴起来。

    扶苏看了看摇曳的烛火,突然觉得点灯看这种乌托邦一样的谏书,有些浪费蜡烛,于是他略微吸气,噗噗两声将蜡烛吹灭。

    嗯,请叫我勤俭持家小能手……扶苏放下竹简,心中只觉得一阵好笑,其实现在的大秦,最大的商贾不是别人,正是垄断了盐铁等山泽之利的少府,而众所周知,少府的,其实就是他的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,农家士子们要打击的,正是农家侠魁本人……

    扶苏无声的笑了笑之后,回想起自己看到的资料,其实这一时期的秦国,包括后世的很多封建王朝,之所以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,就在于以私人商贩为代表的资产阶级,和以皇帝本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,在利益上产生了冲突。

    在农业社会中,直接创造社会价值的只有农民,以及少量手工业者,而由于生产力的限制,发达的商业手段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。

    资源有限的情况下,商人们多一些,地主们就要少一些。

    但枪杆子大多时候都掌握在地主们手中,他们是断然不会、也不肯少拿的,如果商人们不减少自己的份额,那么农民就会活不下去。

    而农民活不下去,朝廷也就完蛋了。

    比如元朝搞出的包税制,以沈万三为代表的商人们试图扩张自己的利益,于是朱八八改名成为朱元璋后,蒙古王公们就回老家牧马放羊去了……

    所以,但凡明智一点的封建王朝,都会在大方针上选择抑商,以此来保证自己的统治。

    但无商不富,大地主们又会阳奉阴违的进行商业活动,而商人们,很多时候都是作为白手套存在,依附于有权有势的大地主们,在这一时期,无论中外都是这样的。

    到了地理大发现时期,地主阶级发现殖民地是最值钱的东西,但土地和人口他们又带不走,于是就采用掠夺式经商的方法,更加有效率的压榨殖民地的财富。

    而在这一时期,因为殖民掠夺的资源相当于是无限的,大家都够分,商人和地主之间也就不存在利益冲突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