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所以檄文这种东西,更大程度上是写给自己人看的。 不过管他呢! 匈奴人看不懂檄文,难道还看不懂秦剑? 夷狄,禽兽也,畏威而不怀德! 打服了,自然就会乖乖听话。 而三胡之一的东胡人因为来的时候,只是为了庆贺扶苏继位,使者并没有权力和扶苏签订边贸协议,所以还需要派遣使者沟通。 这也是九原军对匈奴人出手的原因。 杀鸡骇猴,通过暴打匈奴人,可以让东胡人摆清自己的地位,不要生出什么有的没的想法。 为了防止意外发生,扶苏特意在大朝会之前,召见了即将出使东胡的蒯彻。 倒不是对他不放心,而是要告诫他注意约束属下。 秦国以军功封爵,后来的汉朝继承了这一套后,出使外邦的使者们各种专业找事。 所以扶苏要告诫蒯彻的,就是防止他手下的使团中出个二愣子,以东胡王不愿意朝贡为由,把人家斩杀当场! 这就坏了扶苏暴打匈奴,威逼月氏,安抚东胡的国策。 毕竟东胡人远在千里之外,匈奴和月氏却近在咫尺。 更加重要的是,《史记》上有关大泽乡起义的第一句话就是:二世元年七月,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,屯大泽乡。 渔阳郡,正好是直面东胡压力的北方边郡。 如果能和东胡人签订贸易协定,至少可以维持一年的蜜月期。 这就意味着在这一年的时间内,帝国东北方向不会有什么压力,只依靠当地的郡兵就可以维持防线。 不过这不是重点,史记中的那句最让扶苏无法接受的,就是陈胜等人屯驻的地方,大泽乡! 大泽乡在哪? 在今安徽宿州,而戍卒们要去的渔阳,在今密云西南。 即便是以后世的公路作为参照,二者之间的距离也达到了1000公里以上! 而他们的出发点又在哪里呢? 如果排除了这九百人集体迷路,以及沿途的亭驿全都是哑巴、瞎子等情况,他们出发的地点,必然要在大泽乡以南地区! 这也意味着在那个愚蠢的欧豆豆继位不到一年的某一天,帝国中枢某一个脑子抽了的混蛋,签发命令,让一支驻守在帝国南境的军队转向帝国北疆驻扎!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