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考虑到这一时期的生产力,所以后世里开车一天来回的距离,扶苏准备用七年的时间来完成。 而之所先修咸阳到函谷的运河,则是预防万一天下事真的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,方便从咸阳运粮运兵,重新打一场统一战争! 如果战争没有爆发,运河也不会用不上。 在火车没有普及的年代,即便是沿着运河逆流而上,运输物资的费用也比陆路便宜。 而且运河一旦贯通,沿河的旱田瞬间化身水浇田,同样是利国利民的好事! 这是函谷方向的运河,至于陈仓方向的运河,一则用来准运巴蜀汉中的物资,二来也可以方便开发咸阳以西的矿藏资源。 就像之前所说,渭水已经不适合通航,陆路运输费用太高。 所以扶苏一直没有让人去开挖陈仓附近的矿产资源。 运河修好之后,那里的石灰矿和煤矿就可以大力开发了。 重点则是煤矿,煤炭不仅可以运送到咸阳附近的工业区,更可以改变雍城秦人的生活习惯。 渭水为什么泥沙含量爆表,就是因为自西周开始,人们在渭水流域上游的聚居和迅猛发展,造成了渭水流域特别是上游水土流失的加剧,使得渭水变得浑浊起来。 追究其主要原因,则是因为对于燃料的需求,导致了大量植被的破坏。 后世里之所以很多地方变得青山绿水起来,就是因为用电、天然气或煤炭等能源,代替了木柴。 扶苏清楚记得,杜甫曾有一首诗写道:浊泾清渭何当分。 这是因为唐朝年间的人口大量集中在了泾水上游,导致泾水变得浑浊而渭水清澈。 泾渭两水的清浊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而是随着人类活动的变化而变化的。 现在既然不能把渭水上游的人口迁走,那么就只能让他们换一种生活方式了。 富人用大块煤,穷人买点混杂着黄土的煤粉回家做成蜂窝煤,一样用! 郑国大致估算了一下修运河的数据,劝谏道:“陛下想过没有,修建运河势必要征发大量徭役,而今春耕在即,若是此时动工……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