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昔年商君营造咸阳宫舍之时,曾在宫门之外建一冀阙。冀者,记也,出具教令,当以记此门阙!” “此举何者?盖教国人知法!知法,方能守法!” 姚贾摇了摇头说道:“普法之事,知易行难……” 蒙毅转头打断,说道:“廷尉此言又谬!难,就不做了吗?” “商君曾言:故圣人以千万治天下,故夫知者而后能知之,不可以为法,民不尽知。贤者而后知之,不可以为法,民不尽贤。故圣人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,名正,愚知遍能知之。” “圣人是针对千万人来治理天下,所以只有智慧的人理解后别人才能够明白的道理,不可以作为法律,因为黔首不是人人都是智慧的。只有贤能的人理解后别人才能理解的道理,不可以作为法律,因为黔首不是人人都是贤能的。所以,圣人制定法律一定使它明白易懂,确定名分,愚者智者都能理解。” “况依秦律,亭长为官府斗食之吏,当持二尺木牍,向黔首宣扬律令!然因各亭长良莠不齐,黔首虽知法,但知之不全。” “故欲知秦律全貌之心,如大旱之望云霓!” “陛下此举顺民心、成天意,古之圣人亦弗如也!” 蒙毅说完,最后还不忘顺手拍了个马屁。 冯劫犹自嘴硬的说道:“人之初,性本恶也!若将秦律颁行天下,必有奸猾之徒伺机寻求漏洞,以坏秦律!到时又将如何?” 扶苏暗暗点头,冯劫说的倒也有几分道理,讼棍这种人,后世里他见的多了。 不对、不对……虽说秦以法治天下,但毕竟执法者是人,最终裁定依然是人来做的,所谓讼棍,大多是和执法者沆瀣一气之徒。 于是他听到蒙毅长笑一声,随即说道: “商君曰:吏明知民知法令也,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,民不敢犯法以干法官也。遇民不循法,则问法官,法官即以法之罪告之,民即以法官之言正告之吏。吏知其如此,故吏不敢以非法遇民,民又不敢犯法!” “人人知法,官吏就不敢非法待民,这样才能保护黔首利益、维护社会公正。” “至于奸猾之徒,依秦律治他就是!” 不愧是主修辩论的名家……扶苏见冯劫不语,心中想到商君书曾对这句话做的注解:譬如养马,若是让养马的人彼此监督,那么马夫们因为利益一致,就会互相包庇,未必能把马养好,但是如果马会说话,用马来监督马夫……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