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陕北,某地。 天干地旱,寸草不生。 一些老农看着自己的黄土地上的禾苗一棵一棵的死亡,黝黑的脸上难以流出多少的汗水,因为这天气干旱,他们自己的水都给禾苗浇灌了,自身也是极度的缺水。 如果不是因为一直的生活在这个地方这些老汉们实在是不想远离,恐怕早就离开了。 大明的天空,去年的冬天寒冷的让人没有办法度过。但是今年的夏天,又热的让人感觉到煎熬。 所以此刻他们都有点不知所措。 甚至是,一些在黄河边的人已经在开始准备祭祀了。 祭祀的是河神。 当然也有的地方早就开始祭祀了,他们祭祀的目的自然是秋雨的。 于是各地的那些龙王庙之类的,早就被祭祀了好几轮了,奈何这样的祭祀并没有多大的效果,自入春以来,就很好见到有阴云密布的情况出现。 “老叔,你做甚呢?县里不是来传话了吗,我们村里都到文安驿去。” 一个中年男子,看到了这一个老汉,于是大声的喊道。 炎热的夏天,干旱的气候,让人喊话的声音都变的没有那么有力。 老汉有点耳背。 没有听的清楚,但是却看到了中年男子的挥手。 于是他一手搭在耳朵上,一边大声的喊道:“青娃子,你说甚?” “老叔啊老叔,您看您,怎么还来这地方。那些禾苗马上就要枯死了,还来看它们作甚?您忘记了刘举人家的那些水田也旱死了吗?” 这是一场大灾。 遭灾的不只是普通的老百姓,就算是那些大户之类的也是被这一次的旱灾给压得喘不过来气。 “哎,你说这老天爷啊,好不容易唱出来的苗苗就要死了,老汉我的心里着急啊。” 中年男人看到这,说不着急是假的,但是作为一个认清现状的人肯定是不能够在这里进行干等着的,人还是要活下去的。 于是他继续的说道:“老叔,县里发来了通知我们高家村被划到了文安驿,我们现在全村人都要到文安驿那边做事,然后做事的人管饭,完了还有口粮领,家里的老人孩子也饿不着。” “崇祯爷爷是真的好皇帝啊,想起咱们祖辈们遭灾的时候,只能吃树皮逃难,哪能想到现在这么大的灾情,崇祯爷爷居然是拨款拨粮的救济我们。” 老者在这个时候也终于是想到了这件事的好处,于是再一次I的对朱由检感恩到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