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陈先生摇头,语气坚定:“这并不是商业宣传,而是一种公益合作。我们提供的资金可以帮助你们更好地完成庇护所的建设,并且为未来的运营提供保障。这对你们来说,是一个双赢的机会。” 当天晚上,老人们再次齐聚食堂,讨论陈先生的提议。气氛格外沉重,大家各执一词。 “我觉得这是个好机会。”王松林率先发言,难掩兴奋,“有了这笔资金,我们不仅能完成庇护所建设,还能保障未来的运营。这对我们来说,是难得的机遇。” 董秀兰却坚定摇头:“可是,如果接受他们的条件,庇护所就会沦为他们的宣传工具。我们建立庇护所的初衷,是帮助流浪猫,而不是给别人打广告。” 宋秋荣也点头附和:“没错,我们不能让庇护所失去纯粹性。” 谭凤英沉默片刻,缓缓开口:“我理解大家的担忧,但我们确实急需这笔资金。庇护所建设已到最后阶段,若不能尽快完成,那些流浪猫还得继续受苦。” 蔡思源叹了口气,低声说:“要不我们再想想其他办法?也许能通过其他途径筹到资金。” 王松林无奈摇头:“我们都试过了,筹到的资金远远不够。要是错过这次机会,庇护所建设可能会被迫中断。” 就在老人们争论不休时,祁蓝带着几个年轻人走进来。他们听说了陈先生的提议,主动提出帮忙分析。 “谭奶奶,我们可以帮你们调查一下这个‘天佑慈善基金会’的背景。”祁蓝自信满满地说。 谭凤英感激点头:“太谢谢你们了!有你们帮忙,我们一定能做出正确决定。” 经过几天的调查,祁蓝和年轻人们发现了令人不安的线索。原来,“天佑慈善基金会”虽表面是公益组织,实际上却与一些商业集团联系紧密,其所谓“公益项目”,常常是为了掩盖商业目的。 “这个基金会很可能是在利用你们的庇护所做商业宣传。”祁蓝向老人们汇报。 第(2/3)页